5月31日至6月2日,石嘴山市司法局深入三縣區部分司法所,對“一所一品牌”創建工作進行督導推進,為市域社會治理提供法治保障和優質服務。
大武口區錦林司法所搭建“三條紐帶”構建新時代“楓橋司法所”,發揮“馬清華調解工作室”示范引領作用,依托街道綜治中心平臺匯聚糾紛化解合力,實現矛盾糾紛化解從原有的“多環節”向“一中心”轉變,推動矛盾糾紛“一站式接收、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效果明顯。長城司法所圍繞街道中心工作,針對征地拆遷、物業服務等問題,統籌司法所、派出所、社區法官、社區法律顧問、人民調解員等法治人才,匯聚金牌調解室、個人調解室的力量,為居民提供法律咨詢、法治宣傳、糾紛調解等公共法律服務,落實工作責任、對口分派、反饋交流、分級響應等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機制,力爭實現“家事小事不出社區、大事難事不出街道”,筑牢服務質效“保障線”。星海司法所通過推行法律顧問+“法律明白人”等形式,深入參與到法治鄉村建設的方方面面,用法治手段化解社會矛盾。青山司法所嚴把程序關、制定關和質量關,通過將合法性審查工作作為促進依法行政的有力抓手,全面推進合法性審查工作,充分發揮“智囊團”作用,扎實為街道法治政府建設當好參謀助手。
平羅縣渠口司法所依托“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形成“1234”矛盾糾紛排查化解聯動聯調工作機制,不斷深化“塞上楓橋”向縱深發展。高莊司法所不斷探索社區矯正新措施新舉措,將依法監管與教育幫扶相結合,創新“211”多維矯治,從法律、心理、道德、社會等層面,多形式多維度開展社區矯正,矯其心、正其行,切實幫助社區矯正對象實現自我改造,矯正效果顯著。
惠農區紅果子司法所圍繞警司聯調、訴前對接、勞司協調、試水刑事和解四個方面,形成“合力聯動促治理,調解情深和萬家”的特色品牌。南街司法所推進“一居一法律顧問”“法律明白人”制度,加大培訓力度,實現法律顧問、法律明白人全覆蓋。育才路司法所每周三下午利用“騰訊會議”線上平臺,由惠農區社區矯正管理局、育才路司法所工作人員、社區工作人員、派出所民警、志愿者等組成講師團,對社區矯正對象進行心理疏導、行為矯正、社會關系改善、創業就業指導等課程教授,打造了“育才矯正云有約”品牌,形成了具有育才路司法所個性特色的鮮明品牌。
“一所一品牌”創建活動開展以來,市、縣(區)司法局按照時間節點定期不定期深入司法所開展調查研究、業務指導,召開推進會議完善創建工作方案和做法、總結經驗,不斷深化創建工作,確保通過品牌創建促進基層司法行政工作水平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