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 id="l24te"><samp id="l24te"><listing id="l24te"></listing></samp></s>
  • <progress id="l24te"></progress>
  • <button id="l24te"></button>
    1. <tbody id="l24te"><pre id="l24te"></pre></tbody>
    2.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地方動態 > 石嘴山 > 正文
      大武口區法院 出實招打造行政爭議化解改革品牌
      2023-06-09    來源:寧夏法治報    作者:    【打印本頁】    字體: [][ ][ ]
      分享至:
      2023-06-09

        2022年以來,石嘴山市大武口區法院堅持以保障發展為要務、以司法為民為中心,在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和訴源治理方面狠下功夫,探索創新“1+1+N”模式,聚焦訴前、訴中、訴后三個環節,采取多項措施,緊緊依靠府院聯動,不斷強化“行政審判+市縣區行政爭議協調化解中心”合力,持續開展行政應訴突出問題專項治理活動。協調各部門齊發力開展爭議調和,用情用心用力推進行政爭議多元化解和實質性化解,全力提升化解工作實效,助力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積極參與融入推進平安建設,竭力為百姓解難求公道,依法護航民生民利,切實解決群眾的煩心事和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提升審判執行工作質效和司法公信力,堅持嚴格公正司法,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2022年,大武口區法院行政審判庭共向市縣區兩級行政爭議協調化解中心委派10件行政爭議案件,成功化解8件。今年截至目前,共向市縣區兩級行政爭議協調化解中心委派案件18件,成功化解6件。

        “一個中心” 促進爭議實質性化解

        2014年9月12日,王某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交警部門于2015年1月8日依法吊銷駕駛證,其本人知曉處罰決定。隨后,王某以相關行政處罰決定書未向其進行信息公開為由,向大武口區法院提出行政訴訟。在審理原告王某訴被告交警部門政府信息公開一案中,大武口區法院行政審判庭認為事實清楚、案由簡單,適合委派進行化解,遂將此案委派至石嘴山市行政爭議協調化解中心調解處理。

        石嘴山市行政爭議協調化解中心接案后,在跟案法官的指導下,經過人民調解員多次調解,交警部門于2023年4月17日向王某出具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答復書,詳細說明具體情況。最終,原告王某以該案經石嘴山市行政爭議協調化解中心化解,原告的訴訟目的已經實現為由,向法院提出撤訴申請。2023年5月11日,大武口區法院依法裁定,準許原告撤回起訴。至此,該起糾紛得到圓滿化解。

        據大武口區法院辦案人員介紹,結合新時代“楓橋經驗”和訴源治理要求,該院依托市縣區4家行政爭議協調化解中心,暢通政府、法院、檢察機關與行政機關的溝通聯動渠道,將法院審理裁判職能與政府社會治理職能有機結合,積極促進爭議糾紛實質性化解。市縣區4家行政爭議協調化解中心均設有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律師調解、法律援助等窗口,由專職律師、法官、檢察官、人民調解員、援助工作人員坐班,采用“統一受理、聯調聯動、多元化解”運行模式,推動行政案件由個案調解、事后化解向前端治理、源頭預防轉變,著力構建“黨委領導、府院共建、部門配合、各調解組織參與”的實質性解決行政爭議工作新常態。

        同時,在立案前對每件行政訴訟案件進行訴前調解,針對被訴行政行為有瑕疵或行政機關能主動自我糾錯的,交由行政機關在立案審查期限內組織協調或自我糾錯,促使原告申請撤回起訴案件,有效避免當事人訴累,減輕訴訟成本。堅持大力實施“六項能力”水平提升工程,充分發揮“五心學院”基層治理教育實踐基地的示范引領作用,組織報告宣講講座30余場次。

        “一個方案” 彰顯為民情懷

        近日,大武口區法院受理王某等5人分別起訴某鎮政府信息公開系列案件。立案后,案件承辦人通過審查當事人起訴材料了解案件具體情況,后經分析研判,認為該5起案件適合通過行政爭議協調化解方式處理。取得當事人同意后,大武口區法院向惠農區行政爭議化解中心委派上述系列案件。

        案件委派后,跟案法官積極聯系惠農區行政爭議化解中心,并邀請惠農區檢察院進行監督并參與上述案件化解工作。工作中,大武口區法院以實質性解決行政爭議為目標,秉持一攬子解決行政爭議化解思路,切實考慮老百姓急難愁盼,積極協調惠農區相關政府部門,就該案政府信息公開及行政相對人希望解決的行政補償事宜提出初步化解思路。后經各方共同努力,案件最終得到妥善處理,該行政爭議得到實質性解決。

        近年來,大武口區法院聯合政府、檢察院印發《關于依法推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工作方案》,建立法院主動協調、司法行政機關協同配合、行政機關積極參與、檢察機關依法監督的工作機制,健全行政爭議聯席會、研討會、總結會等常態化會議制度,通過“一季一會”“一案一研”“一年一結”的方式,著力打造“力量聯合、數據聯通、風險聯控、社會聯治”的府院聯動新格局。改革行政審判模式,采用“圓桌審判”方式審理行政案件,對行政非訴執行案件改變書面審查方式,實行聽證機制,消除當事人抵觸情緒。建立糾錯通報制度,政府、法院、檢察機關定期通報行政機關行政訴訟敗訴案件、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行政執法檢察(公益訴訟)等情況。針對行政訴訟中可化解的案件,采取“一案一方案、一案三跟進”措施,邀請檢察機關、司法行政機關參與化解。截至目前,已化解一批基本養老保險資格認定、房屋拆遷安置補償行政協議等案件。

        建立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登記制度,隨案發放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通知書,并定期向轄區司法行政機關反饋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情況,對負責人長期不出庭應訴的行政機關發送司法建議,“告官不見官”現象得到根本扭轉。

        “N條渠道” 解決急難愁盼

        今年,大武口區某合作社分別起訴大武口區某局、某街道辦履行行政協議案件。起訴人向大武口區法院申請立案時,該院及時啟動分析研判程序,了解案件成因,并向起訴人釋法明理,評估訴訟風險,引導起訴人選擇協調化解方式解決糾紛。起訴人提交行政爭議協調化解申請書后,及時向大武口區行政爭議化解中心委派上述案件。

        大武口區行政爭議化解中心在收到案件后,積極主動聯系跟案法官,了解案件相關情況,第一時間與起訴人和被訴行政機關取得聯系,并多次組織召開由法檢兩院和被訴行政機關參加的協調會議。最終,在爭議化解中心和法檢兩院的共同努力下,起訴人與被訴行政機關達成和解,被訴行政機關及時履行給付義務。

        針對重大案件、重大改革、重大矛盾、重大項目、重大事項,大武口區法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將行政庭庭長陳美榮“五心和十二調解法”融入行政審判工作中,設立“陳美榮法官工作室”“陳美榮語晴室”,邀請代表委員、法律工作者等群體在法院設立專業化調解工作室,解紛方式由單一審判機關向社會聯動轉變。強化對行政案件的釋法說理及協調化解工作,助推行政爭議化解“多軌運行”,努力構建以行政爭議化解中心調解為主,人民調解、行政調解、行業性專業性調解、行政裁決、行政復議、司法調解為輔的多元糾紛化解渠道,多角度、多方式、多層次化解矛盾糾紛,形成優勢互補、有效銜接的“行政爭議化解大調解”的工作格局。邀請人民陪審員參與案件審理,提升行政爭議化解成功率。針對案件審理中發現的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和執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漏洞,向行政機關提出改進意見和司法建議,幫助行政機關完善行政管理措施制度。全面落實司法救助制度,強化“司法救助+社會救助”合力,為符合條件的案件當事人提供司法救助。開展“送法進機關”法治講座、普法宣傳等活動,常態化組織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旁聽庭審,助力法治政府建設。

        今后,大武口區法院將持續推動黨建引領審判工作,運用“1+1+N”模式,聚焦訴前、訴中、訴后環節,積極做好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最大限度實現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前端化解,千方百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為服務平安石嘴山、法治石嘴山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編輯】:祁曉瑜
      【來源】:寧夏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