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的綠化維護不到位,群眾反映強烈?!边@是近日靈武市西平路社區湖濱小區網格員馬靜提交的黨支部需求清單。經西子湖畔黨支部“吹哨”、部門“接單”的方式派有園林綠化特長的黨小組成員攜帶工具到小區對10余處綠化帶進行了修整,并向小區物業人員講授了專業養護樹木知識,看著修整有型的草坪和樹木,居民紛紛點贊。
近年來,銀川市民政局健全夯實社區治理基礎,創新網格化管理服務模式,真心實意辦好惠民暖心實事。
永寧縣東環社區是一個老舊小區較多的社區,在600多名老年人中,獨居、空巢的老年人就有400多人。因此,社區提出以“保姆式”服務為老年人建立一戶一檔,對每位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個人愛好及兒女情況等進行詳細記錄。在對接社會組織資源時,能精準地為老年人量身定制志愿服務。近日,陽光社區重度肢體殘疾人胡叔叔的殘疾證到期后,網格員便主動聯系其老伴趙阿姨告知此事,并承擔起了幫助胡叔叔換新證的任務。通過開展網格員大走訪,隨時了解社區民意、回應群眾需求,在“網格+幫代辦”模式下,為低保對象、空巢獨居老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提供政務服務、家政維修、就醫送藥等精細化服務。
過去,興慶區農資巷以北時常出現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搶位亂停的現象,造成道路擁堵,還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外賣小哥積極發揮“移動探頭”作用,把問題反映給社區,相關部門對車道重新規劃、施畫停車線、安裝地樁,解決了商戶門前車輛混停和安全隱患問題。社區通過引導志愿服務、公益慈善、鄰里互助等力量進網格,孵化培育社會組織、志愿服務團隊等多元治理力量,為居民解決更多的問題。
近年來,銀川市社區治理工作在“黨建+網格”治理模式下,形成黨建引領網格,推動網格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進一步整合黨建、民政、應急管理、綜合執法等各類網格,打造“全科網格”,實現了治理服務“一張網”。通過開展專職化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集合網格各類治理力量,建立“網格長+網格員(協管員)+樓棟長+單元長+N類力量”的“1+3+N”多元網格隊伍運行體系,建成統一管理、專兼結合、分工協作的網格服務管理機制。開展“網格+物業”聯動、“網格+組團”服務、網格聯動“服務日(議事協商)”,通過網格事務聯辦服務,協商解決群眾反映問題,認領居民“微心愿”,將惠民實事做到居民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