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 id="l24te"><samp id="l24te"><listing id="l24te"></listing></samp></s>
  • <progress id="l24te"></progress>
  • <button id="l24te"></button>
    1. <tbody id="l24te"><pre id="l24te"></pre></tbody>
    2.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他山之石 > 正文
      詐騙案牽出洗錢“新通道”:兩天內,6人“洗白”260余萬元獲刑
      2023-06-07    來源:中國長安網    作者:    【打印本頁】    字體: [][ ][ ]
      分享至:
      2023-06-07

        利用超市購物卡不記名的規則,犯罪分子盯上洗錢“新通道”,通過倒賣超市購物卡,將260余萬元贓款轉移到境外。今年4月底,經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檢察院提起公訴,楊某某、胡某等6人因犯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六個月至一年九個月不等,并處罰金人民幣26000元至2000元不等,部分符合條件的人員被宣告緩刑。近日,辦理該案的檢察官介紹了相關案情。



        刷單返利,居民被騙19萬元

        2022年6月24日,居民李女士微信添加了昵稱為某商貿公司的賬號,對方告訴她:“你下載個APP軟件,注冊好了告訴我,我教你刷單,每單都能給你返利?!崩钆繉⑿艑⒁?,但還是按照對方的指示進行了操作,購買完兩單后,對方將買東西的錢返還給了李女士,并支付她300余元的返利費用??粗绞值腻X,李女士不再懷疑。

        6月25日,她再次按照對方的要求刷了一筆1500元的訂單,但這一次,返利沒有成功?!斑@個得做滿3單才能返,傭金會比昨天的提高30%-50%?!本瓦@樣,1萬元、3萬元、5萬元、8萬元……李女士在對方的誘騙下刷出去19.6萬元。當對方要求她再刷11萬時,意識到不對的李女士選擇立即報警。

        順藤摸瓜,牽出一“洗錢”團伙

        偵查過程中,一名王姓男子(另案處理)進入了警方視野。王某某到案后表示,自己只是聽從安排來宜提供銀行卡給他人使用以獲取好處費,至于錢款最終的去向自己并不清楚。

        “他們帶我去銀行ATM機驗卡,就是給我的卡轉2萬塊錢,看取不取得出來,能取就是驗卡成功?!蓖跄衬掣嬖V警方,自己在網上得知可以通過提供銀行卡給別人轉賬賺取好處費,便與對方取得聯系,按要求前往指定地點與一張姓男子碰頭。碰頭后,張某某和另外兩名男子便帶著他前往ATM機驗卡,驗卡成功后,他被帶到車上,由兩名男子看守,張姓男子則下車離開。待張姓男子回來支付給自己好處費后,供卡流程就此結束。

        警方敏銳地意識到,這或許是個長期利用他人銀行卡轉移贓款的作案團伙,迅速開展偵查。6月26日,警方在宜昌城區將正在作案的張某某、何某某、王某抓獲歸案。隨后,錢某及主犯楊某某、胡某分別在武漢、松滋等地落網。至此,這個通過購買超市購物卡“洗白”詐騙贓款的團伙終于浮出水面。

        取保候審,重操舊業組團伙

        2022年4月,武漢籍男子胡某通過他人得知,可以通過倒賣犯罪贓款所購買的超市購物卡賺取差價,便按指示加入聊天群。根據群內“上家”的要求前往指定地點,他人手中收取購物卡售出。

        4月底,胡某經武漢警方傳喚到案,得知與他聯系提供超市購物卡的人已被抓獲,而自己則因幫助銷卡而牽涉其中。被取保候審后,胡某仍心存僥幸,與另一名昵稱為“火箭”的“上家”取得聯系,繼續銷卡。其間,胡某介紹因詐騙罪還在緩刑考驗期內的楊某某與“火箭”取得聯系,直接領取“購卡任務”。

        了解操作流程后,楊某某安排張某某、何某某和王某三人前往宜昌,與持卡人對接、驗卡、購買超市購物卡,并將卡交予“火箭”安排的取卡人錢某,錢某將卡帶回武漢,交予胡某,由胡某將卡轉賣變現,兌換成虛擬幣后轉給“火箭”,完成交易。

        審查起訴,6人團伙均獲刑

        檢察機關審查后發現,犯罪團伙與提供銀行卡的人員對接后,只要驗卡成功,“火箭”就會迅速向該卡轉入大量資金,而張某某等人利用超市購物卡不記名的規則,將這些贓款轉為購物卡,再將其售出。至于為何要轉為虛擬幣,則是為了更好的隱藏身份,將錢款轉移到境外。

        為避免大量購買超市購物卡被發現,除了在宜昌外,楊某某等人還在荊州等地購卡,根據不同超市的購物卡類別選擇不同的處理方式。如電子購物卡,則刮開密碼區域后拍照直接發在群內,由“火箭”自行處理。實體電子卡,則由胡某負責尋找“卡販”處理。僅2022年6月23日、25日兩天,楊某某、胡某等人便通過上述形式掩飾、隱瞞犯罪所得共計260余萬元。

        這樣大量來路不明的資金,楊某某等人自然知道這些錢來路不明,但在利益面前,他們仍然選擇成為網絡詐騙的幫兇。2022年11月4日,宜昌市夷陵區檢察院以楊某某、胡某等6人犯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向區法院提起公訴。


      【編輯】:祁曉瑜
      【來源】:中國長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