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 id="l24te"><samp id="l24te"><listing id="l24te"></listing></samp></s>
  • <progress id="l24te"></progress>
  • <button id="l24te"></button>
    1. <tbody id="l24te"><pre id="l24te"></pre></tbody>
    2.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他山之石 > 正文
      社區“微法庭”、服務“零距離”……吉林長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打造幸福家園
      2023-06-09    來源:中國長安網    作者:    【打印本頁】    字體: [][ ][ ]
      分享至:
      2023-06-09

        今年以來,吉林省長春市南關區人民法院幸福人民法庭以司法公正感受度提升工程為總牽引,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通過數智賦能、機制重塑,壓實基層矛盾糾紛責任,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打造南關區的幸福家園,讓人民群眾的解紛成本更低、時間更少、體驗更好。

        “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打造舒心、安心、放心的社會環境,是踐行司法為民的應有之義?!毙腋H嗣穹ㄍネラL如是說。

        發揮職能優勢

        加強源頭治理

        作為深化訴源治理的“重要前哨”,幸福人民法庭入駐幸福鄉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綜治中心),充分發揮“法院+”職能優勢,因地制宜、主動出擊,積極推進訴源治理。

        設立“幸福微法庭”,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通過找準問題癥結,簡化程序,縮短辦案周期。今年以來,快審速裁案件25件,真正做到社區“微法庭”、服務“零距離”,為區域社會治理貢獻司法力量。



        配備“觸屏顯示器”,集成省、市、區三級法院門戶網站、“互聯網庭審”等模塊設計,便于實時查詢訴訟指南、訴訟風險告知、民事案件審判流程。前來辦事的群眾直呼“這太方便了”。

        設置“法官咨詢點”,為來往群眾答疑解惑,努力以一體化、均衡化、便捷化的訴訟服務普惠到每一個有需要的群眾。對申請立案的當事人,法官重點引導當事人提交相關訴訟材料、申請保全和告知訴訟風險等;對詢問案件審執進度等程序性事項的當事人,法官通過服務中心網上系統及時進行查詢并反饋結果;如咨詢中發現屬于其他業務部門審理的案件或事項,由值班法官及時聯系相關部門法官配合開展咨詢工作。



        設立“法官南南說事點”,法官進行現場辦公,接待來訪群眾,解答法律問題,調解民事糾紛,并通過以案釋法、深入淺出的講解,幫助群眾預防可能碰到的法律問題,最大程度規避法律風險。

        打造“無訟社區”

        糾紛就地化解

        幸福人民法庭與社區建立長期聯動,大力推進“無訟社區”“無訟村屯”創建活動,致力于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

        在八一社區設立了巡回審判點,配合街鄉開展工作。采用巡回方式直接參與化解或指導人民調解員化解糾紛,同時邀請律師、法律工作者參與訴前調解,切實將訴源治理的理念貫穿人民法庭建設的工作過程中。



        立足審判實際,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精準對接轄區群眾司法需求。今年以來,幸福人民法庭前往社區、村屯開展普法宣傳、法律咨詢活動28次。同時,積極落實“法官進網格”工作機制,實現干警與社區網格員對接,聽取網格員在參與社會治理方面所遇到的問題并進行答疑解惑,切實發揮人民法院的職能作用,主動參與到社會治理大格局中。

        打造“特色調解”

        解民憂促發展

        幸福人民法庭通過打造“道交一體化平臺”、勞動爭議“幸福小屋”調解室,依托勞動爭議多元預防調處機制,有力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努力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聯合南關區交警隊聯合打造“道交一體化平臺”。在南關區交警隊設立法官聯絡點,為交通事故案件做好訴前答疑調解工作。建立“訴前送達地址確認”機制,就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中“找人難”的問題,建設性地提出采用送達地址確認前移的管理模式。

        持續打造勞動爭議“幸福小屋”調解室。組建專業化審判團隊,通過定期召開業務研討會、與企業召開座談會、開展法規講座等多種形式開展業務研討,加強對疑難復雜勞動爭議、婚姻家庭、遺產繼承和新就業形態勞動關系問題研究,統一裁判尺度。同時,深入轄區企業開展普法宣傳,講解新增法規,解答實際問題,助力形成更公平高效的用工秩序和市場環境。今年以來,審理勞動爭議案件30余件,為轄區經濟振興發展提供了司法保障。



        參與建立勞動爭議“三方六家”多元預防調處機制。加強訴訟與調解、仲裁的有機銜接,定期派員參與、指導案前調解,將糾紛化解在訴前。與社區建立矛盾糾紛法院提前介入工作模式,為群眾提供公正、高效、便捷、經濟的糾紛解決途徑,取得了政治效果、社會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機統一。


      【編輯】:祁曉瑜
      【來源】:中國長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