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 id="l24te"><samp id="l24te"><listing id="l24te"></listing></samp></s>
  • <progress id="l24te"></progress>
  • <button id="l24te"></button>
    1. <tbody id="l24te"><pre id="l24te"></pre></tbody>
    2.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政法聚焦 > 法治建設 > 正文
      探尋新時代普法工作發展之路
      2023-06-09    來源:寧夏法治報    作者:    【打印本頁】    字體: [][ ][ ]
      分享至:
      2023-06-09

        萬物競秀,迎夏而立。

        6月8日,由福建省司法廳和寧夏司法廳主辦的“山與?!遍}寧普法工作交流研討會氣氛熱烈。福建省司法廳、廈門市司法局、廈門大學、寧夏司法廳、寧夏普法工作培訓班學員逾百人濟濟一堂,探尋新時代普法工作發展之路。

        這是一次跨省交流、思想碰撞的“雙向奔赴”,長見識、學經驗、取“真經”,談思路、找對策、忙“充電”,注定成為新時代普法工作領域“山海情”發展交響曲中最澎湃的樂章。

       ?。ㄒ唬?/p>

        如何全面準確地把握普法理念的重大意義、形勢發展、創新觀點,把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關于普法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付諸行動,是司法行政人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一個大課題。

        出臺《領導干部學法清單制度(試行)》,建立“1+3+X”學法清單;落實普法責任制“四清單一辦法”……研討交流會上,寧夏的做法受到關注。

        “我們聚焦統籌協調,普法工作格局不斷拓展。守法普法工作被納入法治建設總體部署,納入考核評價內容,黨政主要負責人嚴格按照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的要求,認真履行普法領導責任。各地各部門建立健全會前學法、領導干部學法考法等制度,修訂完善普法責任‘四清單一辦法’制度,細化普法內容、普法責任、普法措施和普法標準,明確普法考核辦法,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單位年度履職報告評議制度,加強落實普法責任的制度約束”;

        “我們聚焦重點人群,公民法治素養全面加強。印發《領導干部學法清單制度(試行)》,明確‘1+3+X’學法內容清單,組織國家工作人員憲法法律知識考試,全區18萬人參加考試,全國普法辦全文刊登清單制度。各中小學校開展‘互聯網+教育普法宣傳’活動,全區各級各類學校法治副校長全覆蓋,組織全區60萬名學生參加全國青少年普法網法律知識學習。分層分類開展法治教育,將法治宣傳教育廣泛覆蓋至婦女、老年人、農民工等社會群體”;

        “我們聚焦法治實踐,依法治理工作扎實推進。開展法治社會建設第三方評估工作,健全群眾滿意度測評制度,創新建設法治社會實踐站,將群眾滿意度作為檢驗法治社會建設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標。統籌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縣級融媒體中心、黨群服務中心、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室)開展法律志愿服務活動,推行‘群眾點單、中心派單、志愿者接單、所站交單’的‘四單’服務模式。深化‘法律明白人’精準培養工程,重點圍繞精準選拔、培訓、使用和管理等開展試點,因人員特點施策,因糾紛類型施策”。

        寧夏堅持“創新發展推動高質量普法”理念,實招頻出,使得普法工作這張名片熠熠生輝。

       ?。ǘ?/p>

        27年來,福建響應黨中央號召,聚焦寧夏所需、傾注福建所能,把寧夏的事當成自己的事,閩寧協作由單向幫扶拓展為共同發展,由資源幫扶拓展為深度協作。如何在推動普法工作方面展現新作為,在完善普法協作機制方面探索新模式,山海攜手探索閩寧普法協作新路子?

        這是一個“趕考之問”,昂首奔跑在新的趕考路上,需要找準發展坐標,順勢而為、主動作為。這是一個“落實之問”,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需要譜寫新篇章、取得新突破、再創新輝煌。這是一個“擔當之問”,閩寧普法協作搭建的全新平臺上,不斷邁上新臺階的過程中,更應該有所擔當、有所作為。

        帶著對這一主題的認真思考,發言交流中,與會人員瞄準問題出對策,讓交流研討會干貨滿滿。

        “創新法治品牌,充分運用社會力量開展公益普法。我們的‘蒲公英’法治品牌突破司法行政部門‘單打獨斗’普法,有效推進‘誰執法誰普法’智慧管理,創新推出‘人人志愿參與普法’新模式,推動普法工作由‘政府主導’向‘群眾共創’轉變”;

        “‘誰執法誰普法’動態智能管理,探索解決法治‘最后一公里’的核心問題,打通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建設的橋梁,讓普法成為一種互惠合作、民主溝通的機制,讓‘普法好不好由群眾說了算’成為評價風向標”;

        ……

        會議結束,每名與會人員心里都有了一個漸漸清晰的概念:能為必可成,一切皆可期,加強閩寧協作,續寫新時代普法工作領域“山海情”。


      【編輯】:祁曉瑜
      【來源】:寧夏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