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和加強派出所工作,是加快推進公安現代化的內在需求,是建設更高水平平安寧夏的現實需要。近年來,全區各級公安機關緊緊圍繞完善體系、厘清職責、健全機制、落實保障“四大任務”,強力推動改革和加強派出所工作措施落實,夯實基層治理根基,助力平安寧夏建設。
夏日的寧夏大地,黃河水嘩嘩流淌滋潤著綠樹成蔭的土地,城市車水馬龍,鄉村瓜果飄香,老人們圍坐在大樹下暢敘,孩子們在公園里歡笑嬉戲……寧夏公安用心用情用力守護著百姓悠然祥和的幸福生活。
黨建引領同步推進公安工作
“我是西郊派出所轄區的老居民了,這里的治安環境非常好,離不開派出所的嚴防嚴管嚴控,民警、警務專干、網格員每天開展巡邏防控、整治社會亂象,老百姓過著幸福的生活?!闭勂疬@些年的治安變化,家住靈武市西湖名邸小區的居民老程深有感觸。
“社區民警兼任社區(村)黨支部副書記,全過程參與基層治理,全方位提供法律服務,全身心指導居(村)民自治,推進了居(村)委會法治化管理,通過開展法治宣傳提升了村民法律素養,實現了黨建、村(社)務、警務相融共進?!膘`武市城區街道辦黨工委書記馬占龍告訴記者。
靈武市公安局西郊派出所所長師學林介紹,該所打造“黨建聯合+基層治理”融合發展模式,壓實“警格+網格”工作機制,將黨務、村(社)務、警務工作深度融合,助推工作提質增效,實現黨建警務相融共進?!叭罕妼ξ覀児ぷ鞯恼J可就是最好的贊譽,派出所所長進入街道黨工委班子,10名社區民警擔任村(社區)黨支部副書記,2名非黨員社區民警兼任社區(村)綜治副主任,發動26名退休老黨員參與市域社會基層治理,10名警務專干協助社區民警工作,將黨建融入基層治理和日常警務工作中,形成社區吹哨、部門報到,齊抓共管、綜合施策的良好局面?!?/p>
完善的工作體系,是確保公安一線陣地深度融入基層社會治理的有效抓手。全區各級公安機關把改革和加強派出所工作作為“一號工程”,“一把手”主抓,通過月例會、季推進會、任務清單、實地督導、工作通報等方式,及時發現解決問題困難。全區實體運行戶籍派出所均規范成立黨支部,配齊黨支部班子,黨的基層組織在派出所全覆蓋。派出所所長進班子率達到100%、社區(村)民警輔警進班子率達到72%,社區民警提供線索破案數同比上升68.7%。
各地派出所組建“黨建突擊隊”、設立“黨員示范崗”、設立模范單位創建示范點,培養發展新黨員民警輔警163名,2807名派出所負責人、社區民警輔警進入鄉鎮(街道)黨政班子、居(村)委會班子或擔任村委會主任助理,黨建引領公安工作同步推進。在全區2860個社區(村居)分一、二、三類規劃設置警務室2600個,已建成2462個,與社區(村居)同址辦公2357個。
“一室兩隊”“一警多能”勤務模式全區推開
“我們以前是平房,辦公區域不夠用,住宿條件差,現在我們搬到新所辦公,面積比之前增加了近5倍,辦公環境得到極大改善,我們的干勁更足了?!眳侵沂屑t寺堡區公安分局大河派出所所長丁建云感慨道。近年來,像這樣的改擴建、新建派出所,吳忠市公安局已完成18個,建成智慧型派出所5個、39個派出所綜合指揮室,派出所整體面貌煥然一新,硬實力得到極大提升。
“昨天車玻璃被砸,丟了一臺手提電腦,我趕緊到警務室報案,派出所和刑警隊的民警很快就幫我找回來了,真是太感謝了?!笨吹絻r值萬元的手提電腦失而復得,失主小馬在永寧縣公安局望遠派出所蔚湖城警務站激動地說。
“‘一室兩隊’警務運行模式使我們的工作更加高效規范,接報警、案件移交等關鍵環節銜接更加清晰順暢,改革帶來的變化是實實在在、觸手可得的?!保ㄏ罗D02版)(緊接01版)望遠派出所所長王儉說。蔚湖城警務站集合社區民警、刑偵民警、禁毒專干、網格員、樓棟長、“智慧義警”等多種治安力量,通過智能巡邏、日常收集將案件線索第一時間移交刑偵中隊進行偵查精準打擊,推動民生小案即發快破,實現專業大隊警力布建在基層、下放在社區、一同參與到轄區基層治理工作中,著力將警務站打造成社會治理的“前沿戰斗堡壘”。
據了解,寧夏警務室規劃建設完成率達90.8%,派出所民警與縣級公安機關民警、社區民警與派出所民警占比分別達到45.18%、48.55%,“一室兩隊”“一警多能”勤務模式全面推開,制定推行43件為基層減負舉措……警務模式由“被動應對”向“主動融入”轉變,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巡邏防控、宣傳防范等基層警務工作因“改”而打開新局面,拓出新天地。全區派出所堅持“以社區警務工作為主、以基礎性工作為主”,建立完善“以派出所為中心、各部門各警種支持配合”的新機制,全部實現“365天×24小時”全天候便民服務,群眾滿意度99%。
警務前移提高社會治安掌控能力
“改革后我們派出所的工作相對更專職、更專業、更高效……”銀川市公安局西夏區分局鎮北堡派出所所長趙輝告訴記者,鎮北堡派出所根據轄區治安特點,堅持“大抓基層、大抓基礎”,緊貼實戰、優化服務、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強化“打、防、管、控、穩”一體化建設,使工作目標更明確、責任下沉更清晰、防范壓案更扎實、打擊效能更突顯,進一步打通基層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派出所每天、每周、每月分時段對轄區敏感重點地段、案件高發地段進行警情統計、分析、研判,尋找發案規律,以此為依據對街面警力進行布置,警務室前移,實現轄區刑事案件及治安案件大幅度降低,幾個中心村實現連續多月刑事案件及治安案件“零發案”。
銀川公安聚焦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目標,依托打造“塞上楓橋”新警務,高標準推進派出所警務機制模式改革,警務室前移,著力提高動態環境下社會治安掌控能力,全力打造平安銀川建設新高地。持續深化公安大數據智能化建設應用,全市建成智慧安防小區1003個,893個小區實現“零發案”。
社區是服務群眾的第一窗口、維護穩定的第一道防線、支撐公安工作的第一塊基石。為提升社區警務工作質效,銀川市公安局金鳳區分局良田鎮派出所不斷探索,組建社區警務隊開展工作,根據警情需要成立4個中心村警務室,派出所教導員兼任社區警務隊隊長,做到從“點”上抓治理、在“片”上創品牌,“派出所主防”責任進一步壓實。積極推進社區警務隊及警務室建設落實工作,將社區民警由“下社區”向“在社區”轉變,突出社區警務室品牌建設,植物園村石榴籽警務室緊緊圍繞民族團結、宗教和順、鄰里和睦、家庭和諧創建“塞上楓橋”警務品牌;和順新村警務室圍繞流動人口服務與管理,打造“流動人口務工愛心崗”警務室;興源村警務室借助良田農貿集市,以“打、防、管、控、穩”一體化建設為突破,打造亮點警務室;園子中心村警務室依托群眾“雙擁”熱情,打造民擁軍、軍愛民、民擁政、政護民警務室。